Search


【腦中小劇場 粉絲破萬加碼贈書場 《先坐下來再說》推薦序】
  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腦中小劇場 粉絲破萬加碼贈書場 《先坐下來再說》推薦序】
  
站著說,不行嗎?
  
坦白講,我還真沒看過誰能站著好好說,至少在會談室裡是如此。
  
一般而言,人會走到「先坐下來再說好嗎」這種局面,除了中樂透,其餘大概都是被「憤怒」或「焦慮」這兩種情緒給拖下水的。根據自律神經的設定,一旦銀幕彈出這兩種訊號,即代表主人「陷入某種危機」,此時大腦為了護主,便會啟動緊急應變鈕,旋轉方向只有兩個 —「戰鬥」或「逃跑」(Fight or Flight)。無論指針指向何方,心臟都會像個沒有退路的泵浦,將全身的血液往主要器官送,腎上腺也會派出十萬大軍支援肢體,於是你的心跳加速、血壓上升,四肢也變得敏捷,因為你接下來可能會揮拳陷陣,也可能拔足狂奔,而這些動作,基本上都與「坐下來」無關。
  
想活命,可不是坐下來就能辦到的。
  
由此可知,相較於坐定,站立本身就是一種「準備」姿勢,這姿勢能用來準備做很多事,就是不包括準備冷靜。在多數時刻,準備姿勢能讓人占上風,但若不幸誤判局勢,這姿勢反倒會帶來一些困擾,譬如爭執。諸多爭執的開端,其實都不足以致命,但要仔細判斷又太費神,因此大腦常跳過這一步,然後讓整個自主神經動員過一輪,瞎忙一場之後才發現,當初為何不坐下來好好講。
  
沒關係,這件事本來就難。苗頭不對,站著逃是本能,坐著談則是本事,要讓馬匹一路疾馳並不困難,只消踢踢馬腹便能直抵終線,然而一旦場地需要過彎或急煞,後果就是玉石俱焚。馬背上的人時常忘記,騎馬的目的無非是為了代步,如何「駕馭」才是重點,裡頭涵蓋了許多細膩的技術,如何安撫馬匹、操控韁繩、預判路況,能一一掌握這些細節的騎士,才能笑到最後。
  
於是,站著瞅本為血性,坐著談成了藝術,壓力當前,如何將減壓的藝術融入日常,本書會給出一些指引。作者卡爾.維農(Carl Vernon)雖然不是心理學家,走的是素人路線,內容多以經驗分享為主,但對於壓力的幾項見解,卻與健康心理學的觀點不謀而合。
  
首先,是他對壓力的「看待方式」
  
壓力不一定只會破壞身心健康,有些壓力其實是由「萬一」所造成的,也就是說,只要在任何壓力前加上個萬一,你就只能站著解決整件事。把「萬一」轉換成心理學名詞,即為「非理性信念」(Irrational Belief),指的是在面對壓力時,採取一種負面的預期心態來應付(萬一事情變糟怎麼辦?),由於跳過判斷,這方式顯得比較省力,但對身心狀態沒有幫助,因為它讓壓力演變為一種攻擊,徒負惡名,成了一種「壞壓力」。
  
是的,壓力跟運氣一樣,也分好壞,如何篩選,取決於看待方式。壞壓力通常是由於我們放錯重點,過度關注沒意義的細節,往非理性信念鑽牛角尖所造成的。
  
「壓力並非全然是壞事,有『好壓力』才能順利推動我們完成任務。」他說。
  
第二,他對壓力的「管理模式」
  
除了制式的身心放鬆技巧(從腹式呼吸到冥想法),他還提供了幾項可行的方法,首先是「給自己幾分鐘冷靜,好好坐下來,跟狀況拉開一點距離」,這是他的切身經驗。依照神經心理學的說法,就是等副交感神經「發揮後勁」,因為當身體準備戰逃時,副交感神經會負責讓身體冷卻下來,因此抽離現場,等待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,是讓神志清醒的第一步
  
另外他建議製作一個「壓力箱」,規定只有實際發生的壓力事件,才能寫進紙張拋進去,目的在於剔除由「萬一」所想像出來的壓力(沒錯,這些壓力都是幻覺),一旦壓力源變得具體,便能拉出解決的管道。又或者,為每件待辦事項設定「期限」,無論長短皆可,因為有期限的事比較容易完成。
  
你可以把這些管理模式視為馴馬守則,讓自己在馬鞍上坐得更妥貼,既然壓力勢不可免,與其讓它在想像中滋長,不如睜開眼手起刀落,你會發現,代辦清單其實比想像得乾淨俐落。
  
第三,他對壓力的「對抗姿勢」
  
有些壓力可以坐下來用語言談掉,但有些除了坐下,還必須靠著後續的行動才能結案,不是嘴一嘴就能矇混過關的。於是大叔給出一個正確的觀念:
  
「當你坐上車時,你不能期待它會自動駕駛(除非家底夠厚),你必須手握方向盤,腳踩踏板,做不到這些,就沒資格抱怨!」
  
腦中有好哏卻總是被搶先一步抄襲,怨不得人,因為差別就在於兩方的執行力,只要願意執行,無論是嘴砲王或抄襲鬼,都只能看著你的車尾燈。執行力就是那臨門一腳,即便攀上馬背,卻懶得下達任何指令,你就只能杵在曠野嘆息。
  
身為臨床心理師,檢視書中所傳授之技巧時,側重的是學理契合度與臨床實用性,基於以上三項見解,我願意推薦本書。畢竟若能夠正確看待壓力,逐步管理,起身行動,那麼最起碼在手握韁繩,蹬上馬鞍的那一刻,你會有個不錯的開場。
  
騎馬不是為了較勁,而是能更游刃有餘地行進。
  
現在只要在本文下方留言,就有機會得到《先坐下來再說》這本英國大叔的減壓指南,感謝遠流出版 遠流粉絲團 贊助,此次贈書原有三本,但為慶祝小劇場粉專人數破萬在即,小劇場再加碼兩本,因此本次活動一共贈書「五本」,夠澎派了吧!當然也歡迎大家對本文按個讚、順手分享,或Tag好友,將書訊傳遞給需要的人。若你只想單純抒發感想,不參加抽獎,小劇場也非常歡迎你留言。
  
※ 留言格式:遇到衝突時,我希望能好好坐下來講,因為我___________(請寫出原因,譬如我每次站著講從來沒能善終之類的,兩到三句即可)
※ 贈書方式:針對符合留言格式者,隨機抽出五人,共贈書五本
※ 活動期限:即日起至9/30(日)23:59截止
※ 獲獎名單:將於10/2(二)晚間公布於本文留言區,請獲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郵遞區號、地址、姓名、電話等資訊,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
※ 考量郵寄成本,本活動限台澎金馬地區朋友參與
 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劉仲彬臨床心理師,高雄醫大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畢,執業年資逾十年,著有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一書,喜歡說書勝於說教,現獨立接案。諮商服務/課程講座/撰文合作,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
View all posts